比如英國皇家防止虐待動物協會為什麼可以這樣?因為皇室的人都參加,那皇室很愛狗,譬如英國女王她有兩隻還三隻的樣子,最近有一隻狗去世了,全國哀悼,真的。
1996年11月、口蹄疫爆發前夕,台灣地區養豬戶共計2萬5357戶,豬隻總數為1069萬8366頭,平均起來,將近每2個台灣人就養1頭豬。目前國內豬隻在養頭數約為550萬,因此可預期在口蹄疫拔針後在養頭數有望達650萬,但應不會超過此上限。
農委會防檢局事後分析,當年毛豬交易利潤極高,有人走私成本更低的海外肉品,因而引發疫情。1997年大流行的口蹄疫,最終在全面施打疫苗後,在7月告一段落。其中,光外銷日本的豬肉價值就高達新台幣600億餘元。然而,自1997年口蹄疫爆發至今,台灣生鮮豬肉已經20多年沒有出口,外銷需求的規格化生產流程須重新建立,養豬業者面臨的挑戰不小。台灣曾2度試圖進入非疫區,卻都失敗告終 《上下游》報導,口蹄疫拔針在OIE有一定程序,得先2年無口蹄疫案例、過去1年無口蹄疫病毒傳播之證據,才能從「疫區」成為「施打疫苗的非疫區」。
而台灣的病毒99%以上跟中國病毒特徵一樣,推測走私品來自中國。如今有望拔針成功,成為「不打疫苗的非疫區」。你的父母以前沒有給你的,現在你自己和別人可以給你。
這是特別好的消息,因為習得而來的就能被反向消除。當虐待或忽略夠嚴重時,可能使孩子發展出CPTSD。從第五章「如果我不曾被打呢?」中可見,如果父母兩人都是情緒忽略的共犯,孩子便可能產生CPTSD。它並沒有被刻印到你的基因裡,它來自於後天的影響(或可說缺乏好的影響),而不是與生俱來的。
不知怎麼地,我才終於能夠踉蹌走到門口,離開房子,最終把自己重整起來。在我的一些朋友及長期案主的療癒過程中,也見到相同的現象。
換句話說,不像其他許多的錯誤診斷,CPTSD不是先天的,也不是性格問題,它是習得而來的。情緒重現的例子 寫到這裡,我試圖回想所能想起最早的情緒重現例子。我嚇壞了,發著抖,並且覺得渺小。持續的時間也能從短短幾秒鐘到數週之久,甚至陷入心理治療師所說的退化(regression)。
我所能清晰想起的是,她的大吼給了我什麼樣的感受,那像是一陣火燙的風,我覺得自己好像被吹走了,五臟六腑像是蠟燭被吹熄般地被熄滅了。情緒重現是突發的,而且常有一段時間的退化現象,排山倒海地感受到童年受虐或受遺棄時的感覺。創傷性拋棄的倖存者極容易被痛苦的情緒重現影響,它不像PTSD通常有視覺重現(visual component,或稱經驗重現)的成分。我相信,創傷性家庭非常普遍。
然而,我必須強調,有些CPTSD倖存者被他們的父母徹底背叛,使他們必須花很長一段時間才能信任另一個人,並建立起有療癒性的關係。如果虐待與忽略是多面向的,CPTSD也會更嚴重。
文:彼得・沃克(Pete Walker) CPTSD的療癒之旅 我撰寫這本書的視角,來自於我自己就有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(CPTSD),並且這些年來我的症狀已經大幅減輕。最後,一個較臨床且廣泛的CPTSD定義,可以在朱蒂・荷門(Judith Herman)的《從創傷到復原: 性侵與家暴倖存者的絕望與重生》中找到。
我理解到,它重現了我母親數百次帶著殺人般的面容,以暴怒轟炸我,使我感到驚恐、羞恥、解離和無助。我直到它發生的十年後,才知道它是什麼。當時我覺得徹底迷惘,說不出話來,無法回應或思考。這種感受可能包括壓倒性的恐懼、羞恥、孤立、暴怒、哀慟或憂鬱,也包括不必要地觸發我們「戰或逃」的本能。後來當我首次聽說「靈光」(aura)這東西時,我又重回到了那個情境,感覺就像我的靈光被完全剝去了。在此鄭重提醒,情緒重現猶如人生中大多的事情一般,隨時會出現。
感到渺小、年幼、脆弱、無力、無助,也是情緒重現中常有的經驗,而所有的症狀通常會蒙上一層丟臉、令人難以承受的毒性羞恥。這表示,這是後天造成的,而非先天的。
我們可以用較廣為人知的五大常見且惱人的創傷症狀來描繪它: 情緒重現(emotional flashbacks)、毒性羞恥(toxic shame)、自我拋棄(self-abandonment)、惡性的內在批判(vicious inner critic,或稱內在找碴鬼),以及社交焦慮(social anxiety)。當時我與第一個伴侶住在一起,當她意外地對我大吼時,我們的蜜月期就踩了緊急煞車,而我已經不記得她為何大吼了。
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(CPTSD)是什麼? CPTSD是較嚴重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(PTSD)。情緒重現時,戰或逃的本能也會被強烈喚醒,以及交感神經系統會過度反應。
交感神經系統是神經系統中負責喚醒與激活的那一半,一旦情緒重現時的主要情緒是恐懼,這個人便會感到極度焦慮、恐慌,甚至想死。在這種狀況下,寵物、書籍,或者與CPTSD相關的療癒網站,也能提供顯著的療癒關係。所以本書介紹的正是因受到虐待和遺棄而造成傷害的療癒之旅。創傷性的虐待與遺棄,可以發生在語言、情緒、心靈或身體的層面,性虐待更是特別嚴重的創傷。
CPTSD是學習而來的反應,來自於重要發展任務的失敗。人際關係的部分,可以來自於作家、朋友、伴侶、老師、治療師、療癒團體,或是這些的綜合,我喜歡稱之為「代理團的重新撫育」(reparenting by committee)。
金基金會(The Kim Foundation)最近的統計表示,十八歲以上的美國人,有百分之二十六的人口被診斷出精神疾病。要從CPTSD中復原,必須重視自己幫助自己(簡稱自助)以及人際關係的成分。
在這漫長、充滿風波的療癒路上,我發現了許多慰藉,這也是我寫這本書的觀點。如我先前所說,我花了十年才搞清楚,原來這個令人困惑且心煩的現象,是一種強烈的情緒重現。
目前的研究數據顯示,有三分之一的女孩,以及五分之一的男孩,在成年前曾受到性虐待。重現的強度範圍,從些微不明到恐怖嚴重,都有可能我家到處都有書架,每個房間都放書,所以孩子跟我喊無聊之後,往往會隨手拿起一本書來看。通常會有一兩個營隊,然後就是放空的時間。
說實話,現在的父母比較疼孩子,總認為要幫他們安排好每一刻充滿快樂、充滿教育的時間。從現在開始,請不要給孩子滿滿的學習時間表。
只要把發球權放在他們手中,讓他們自己去選擇不無聊的目標,投球出去。相關書摘 ▶《你的管教,能讓孩子成為更好的大人》:當孩子的朋友,還是有原則的家長? 書籍介紹 《你的管教 能讓孩子成為更好的大人:從他律到自律 小熊媽暖心而堅定的教養法》,時報文化出版 .透過以上連結購書,《關鍵評論網》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聯合勸募。
放空,不是發呆,而是可以自己安排的美好時光。我家孩子在暑假時,一開始也會一直吵著要待在家裡,但待在家裡幾天後,就會說:我好無聊喔。